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骼在骨质疏松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骨折,具有愈合困难、再骨折风险高、致残致死率高、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的特点,且再骨折具有“级联效应”。各国指南建议,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和极高危骨折风险患者应首先考虑促成骨治疗。特立帕肽是中国目前唯一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的促成骨类药物,在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具有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再骨折风险、改善骨微结构等临床疗效。针对目前特立帕肽临床使用标准与规范的不足,由中国康复技术转化与发展促进会骨质疏松性骨折加速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委员会骨与关节学组以及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起草制订本共识。本共识制订遵循改良Delphi法,形成8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旨在提出科学规范应用特立帕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特立帕肽应用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收藏
分享
是中国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是党和国家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中国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